近年來博物館的經營觀念改變,除了博物館本身的工作:展示、教育、蒐藏、研究四大志業之外,許多的博物館(基於民意代表與社會期望)慢慢的從研究取向走向觀眾取向,尤其在經營管理這一塊逐步的向休閒娛樂業取經,希望在學術研究與休閒娛樂之間,達到一個和諧共存互榮互利的合作模式。說起來簡單,但是執行起來卻相當困難,畢竟博物館的經營模式轉型,仍然受到許多「博物館學基本教義派」的人反對,如果能夠克服管理、技術、安全等問題,其實多元化、多角化的經營博物館,其實不管在公眾或是博物館形象上都會增加知名度與正向性。

 

美國紐約MoMA裡的 The Modern Restaurant,餐廳配合美術館風格加以裝潢設計,有多美國影集都在這裡取景,其中在慾望城市影集中就出現多次。

 

    俗諺說到「民以食為天」,來到博物館或美術館,除了在心靈上獲得滿滿的飽足之外,飢腸轆轆加上疲憊的身軀,找個地方歇腳用餐相信是許多人來到博物館美術館最渴望的事。也正如此不管多大多小的博物館、美術館一定都會附設用餐地點,從簡易的點心吧(snack bar)、速食(fast food)到餐廳(restaurant)不同的形式,多少也反映出博物館、美術館的觀眾屬性,也就是說用餐的服務是提供參觀觀眾使用,博物館、美術館裡的用餐地點還可以如何經營?反轉一個觀念,是否餐廳的經營可以吸引更多的參觀者慕名而來。

 

科教館的觀眾屬性多以小朋友為主,加上之前展示與營運部分外包給廠商,所以科教館某些地方看起來還頗像大賣場的美食街或是商店街。

 

    世界幾個知名的博物館都有很好的餐廳搭配,除了在此享用美食之外,餐廳所在的地點多少也顯現出用餐者獨特的品味,例如:美國紐約的MoMA就有一間The modern restaurants & cafes 長期有米其林星級主廚進駐,吸引不少商業人士用餐。大熊七月到上世博參觀法國館,多少也有這樣的感覺,基本上我們是被米其林三星級Jacques& Laurent Pourcel 雙胞胎兄弟主廚所開設的「第六感」(6 Sense)餐廳所吸引,既然排隊花時間吃飯也是花時間,不如吃頓飯好好休息一下再出發。而且法國館還利用這個餐廳的廚房,來介紹法國的美食與烹飪。

 

 

上海世博法國館「第六感」(6 Sense)餐廳的入口處,跟正常排隊要參觀法國館的路徑不太相同。進去之前還可以看見Jacques& Laurent Pourcel 雙胞胎兄弟的剪影招牌。

 

    為什麼會突然的想到博物館與餐廳的這個議題?大熊參觀了在世貿的「台灣美食展」,看到五星級大飯店的料理、富有地方風味的民俗料理、以及蔬食低碳料理,還有饒負盛名的夜市小吃等,忽然覺得怎麼博物館、美術館裡沒看見半樣?就好像台灣觀光一直推銷台灣小吃與美食,結果在機場賣的東西又貴又難吃。總感覺博物館、美術館總要來個像樣一點的餐廳,卻偏偏來博物館、美術館投資的餐廳業者個個鎩羽而歸,國外成功的案例在國內可行嗎?

 

 

日本MIHO美術館餐廳所供應的天然有機蔬食餐,MIHO美術館後面的神慈秀明會就是強調健康蔬食概念,參觀美術館後到這裡用餐也成為是參觀行程中的一部份。(也非得在這裡用餐不可,因為該美術館在深山之中!)

 

    剛剛在世貿結束的美食展裡,各大五星級飯店紛紛推出優惠餐卷,其中位於故宮旁的故宮晶華也推出優惠餐卷,當大熊手中拿到晶華國際集團的促銷DM時,不禁思索位於故宮這麼好的地段,晶華在這裡有個自己的用餐地點,唯一有沾到故宮邊的就是他的名稱而已,之前新聞有報導該餐廳的餐具運用了故宮裡的器物造型,一些菜名也就用了故宮的文物書畫名稱,除此之外餐飲與博物館的結合還可以有哪些方向?晶華的經營感覺到皮不到骨,在博物館閉門後,餐廳還能吸引哪些客戶願意上山上門?

 

故宮晶華「港點吃到飽」優惠卷每天限量五百張,現場發號購買大熊分到253號,結果還是沒有買!原因是在該優惠卷結束之前,故宮好像沒有什麼展覽可以吸引我!

 

    許多的博物館都將最好的視野、風景位置讓給了餐廳,無非就是希望能藉此多增加一點營收,最近藝術界陳界仁重砲批評北美館淪為商業展覽場所,其實在社教館所財源經費自籌之下,與民間機構合辦展覽是飲鴆止渴的短期作法,如果想要在財源自籌下,領導者有長期或是永續經營概念,或許經營一家好餐廳在博物館、美術館裡,不失為是開闢財源的另一條道路。
 
文章最後附上在上海世博法國館內餐廳工作的型男帥哥主廚照片,嘉惠蒞臨本BLOG賞文的女性朋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熊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