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接受一個訪談,提到了關於博物館的學習單,正巧最近負責的兩個展覽,相繼開發出學習單供觀眾使用,到底展覽該不該製作學習單的這件事,讓大熊一直以來就有很多意見。

        首先,大熊認為一張學習單的製作,基本上內容就需要經過一些討論,如果這張學習單是讓觀眾自由索取,那麼裡面的內容就讓策展人或是相關教育人員來決定。但是如果這張學習單是要解說人員在解說完後發放,那麼請設計時徵詢一下解說人員的意見。畢竟,觀眾在聽完解說拿到這張學習單時,遇到裡面他答不出來的問題,第一個會問的就是解說員。試想一個展覽的內容要解說員在短短的一小時內解說完畢,還需要考量觀眾在一小時內的理解與吸收,學習單上的問題,若是解說過程中沒有提到,那麼解說員該要怎麼回答觀眾?一、直接告訴他答案。二、告訴他答案在哪裡。三、把由來典故與過程述說一次。

        也許你會說,那還不簡單。就照這學習單上的內容,把該要說的東西說一說即可。這樣你又忽視了解說與觀眾之間最珍貴的東西,那個叫「互動」的過程。既然如此,那乾脆就去拿語音導覽機器,找個人錄一錄也就不需要這些解說員說個半死。但是就有人無法統合無法理解,出題還要這些解說員想個幾題來湊,這下可好了,甲出了ABC,乙出了BCD,丙出了CDE。大家出的都是他解說時會說到的內容,一份學習單彙整變成有ABCDE五題,於是乎甲乙丙三個在解說時,逃不了ABCDE的魔咒,就算是想多說點其他內容,恐怕時間或是體力都無法負荷,每個人照著固定的劇本上演每場次的解說。

        問題有那麼嚴重嗎?你一定會問~我也不意外,學習單的設計可以認真也可制式,可以有創意但也可以像訃文般讓人難過,何解?大熊認為自然科學領域的知識,基礎建立在實驗與觀察之上,實驗是求真求實,換句話說成功與失敗絕對分明。而觀察則必須善用眼耳手鼻等器官,透過主客觀的角度,建立觀察分析與結果。所以實驗像是是非題,觀察則是問答題。在博物館這個非正式教育領域的場所之中,我們要教導給孩子是觀察力的建立,而不是在這個時候急著給予正確的答案,偏偏啊!偏偏博物館的學習單出的竟然是選擇題,這是大熊最痛恨的對錯分明出題法,大熊認為學習單不應該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應該在這個地方發揮創意,透過觀察透過繪圖達到進一步學習效果,如果不明白容我這樣形容。

       題目一:下列那一項物品不是土地公手上的持物—1.如意2.金元寶3.狼牙棒4.柺杖。正確答案是3,如果解說員沒有提到這一段,當孩童問你這個問題,經過你解釋之後,他在學習單上的3打了個勾,請問這個題目對他的意義何在?一樣的題目如果改成下面的出題方式,效果完全不一樣。

題目一:請問土地公手上通常拿哪些東西?請你把他畫在下面空白處。這樣的出題方式,是不是培養孩童的觀察能力,而不是訓練一批只會選擇不會思考的機械。

大熊曾在歷史類、藝術類、科學類等多所博物館工作過,各館所擅長學習單設計項目,許多博物館卻不會借鏡使用殊為可惜,常設展與特展的學習單設計概念更是要區別開來,設計者應該考量執行者的狀況,並且透過學習單的設計,達到教學目標的實踐。

而對於另一種的學習單教學活動模式—「探索式導覽教學」,其實存在的問題大熊認為是認知概念先後的建立與執行狀況,首先要說明相關資訊後,讓學生有概念後再進行帶領探索,並且在帶領的過程中提醒與注意,達到反複教學的成果,隨後在進行第二波自主探索,自行設計學習單撰寫或是填寫主題式學習單,時間結束後攜回個人或團體的成果報告一同分享。而這一類活動需要注意執行時間,過長的活動時間將導致學生注意力下降得到反效果,並且解說員或教師必須與學生有著長期的班級經營情感,這一類的活動才可事半功倍。

寫了這麼多主要就是想說,為什麼大熊有時解說後,並非每次都發送學習單,原因就是這麼簡單卻也不是那麼簡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熊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