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前研究人員告訴我,幾天後電視台要來採訪,再一次跟我確定工作內容,對於博物館的橫向聯繫,我始終沒有信心,尤其是越重要又是對外聯絡的事,往往甲知道了!乙還不清楚。唯一例外的就是八卦,這一點全館得知的速度比發佈命令還快。
      回歸正題,研究人員說電視台要來採訪的是「戲劇式解說」,研究人員說:兵馬俑並沒有發展成戲劇式解說,所以基本上我們沒有這樣的東西,他一說完~我頓時傻了眼,沒有「戲劇式解說」,那麼我現在在做的事什麼?如果真的要有劇本,每一次的演示或是解說都照著劇本,那麼這樣的方式倒不如回歸傳統的解說。
      我的本意因該是這樣分析,「戲劇式教學」與「戲劇式解說」,這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戲劇的構成最主要有三要素:演員、觀眾、舞台,換言之劇本不是構成戲劇主要因素之一,將此種概念套用在博物館內進行之「戲劇式解說」中不難發現,基本三要素均已成形。演員就是解說員,利用他的肢體、語言等,展示欲傳達之理念與知識,觀眾即是參觀之遊客,舞台就是展覽場,物件則是展示場情境的氛圍營造下,演員亟欲凸顯的觀點。如在戲劇之中,用不同形式以達到敘事目的。
      維基百科中提到,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博物館策展人(curator)在策劃展覽之際,心裡頭是否有如同一本劇本(或是文字書籍)概念形式的策展理念,旁人無可得知,待展覽完成後,視覺畫面上的影響,恐怕多過於文字的描述敘事,這是靈長類在視覺上無可避免的,正因為如此,一般遊客在進入展場之後,往往先注意到展覽場的設計,展示內容為何則是第二順位會予於關心的。
     「戲劇式解說」如果需要建立在一套劇本之下,將妨礙演員發揮空間,如果真有一本劇本出現,解說者與參觀者的互動是否會在日復一日的安排中喪失「對話」本質,轉為僵化的演示而形同傳統博物館對「物」的安排般,這些問題考驗所謂「戲劇式解說」生存必須進一步思考。 當然會有人質疑,「戲劇式解說」是否會在「可消費」的壓力之下成為脫離事實甚遠的「新的」過去?質疑者所擔心的其實不是「戲劇式解說」,而是「戲劇式教學」。
      「戲劇式解說」的地點在展示場,所要闡述詮釋的物件,都在展示場環境之中。而「戲劇式教學」則是離開展示場,透過既定的劇本配合教具與模型,解釋該物件的生長環境與背景等知識。如果從英文上來看也許比較容易清楚,一個是DRAMA一個是THEATER,兩者之間的差距,我想無須我在進一步多言。
        回歸到問題的核心,兵馬俑有沒有發展出「戲劇式解說」?其實發展並不困難,重點是解說員是不是有將自己想像成為一個站在舞台上的演員,說這話很殘忍,要成為一個演員並不是研究人員(從戲劇角度看叫導演)要求,解說員就可以立刻粉墨登場,我想在很多單位長年積習已久的工作態度與習慣不是一朝一日可以改變的,而導演也不認真,明知此舉有一定的難度,沒有循序漸進的誘導,太大壓力之下,往往得到反效果。
        我想在這一塊領域之中,我們都還在摸索階段,透過實驗才有辦法,捕捉住遊客的心同時也不偏離了策展人的用意,猶記得某位同仁撰寫好教案後,拿給研究人員參考,研究人員給的建議是希望多一點的焦點在展示物件之上,我想「戲劇式解說」最基本的範疇就是如此。(to be continue) 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熊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