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娛樂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十年前剛進大學時接觸戲劇,開始的第一堂課是「肢體訓練」課程,透過這一堂課要同學彼此之間培養默契與信賴,當時年少無知總覺得到學校來上課,怎麼好像回到兒時的遊戲一般,往往一堂課下來總覺得少了什麼?十年後的今天當我翻閱「蘭陵三十」的節目單,欣賞2009年版「新荷珠新配」完後,才發現當年關燈離開教室,缺少的就是專注與信仰。

    也許當年多少感覺到自己不是演員的料,在表演方法上的理論都懂的狀況下,覺得說給別人聽比起自己下去實踐要好的多,所以選擇了編導組進行研修。說了這麼多最主要是欣賞完2009年版「新荷珠新配」後,深刻感受到蘭陵人懷念過去的時光,憶起那做戲的美好時光。意外的也勾起自己的回憶。

大熊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時代主修戲劇,讀到希臘悲劇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米蒂亞》(MEDEA)這個劇本,故事內容訴說蠻族公主米蒂亞,協助傑森王子盜取金羊毛之後,隨同王子私奔並為王子生下一對兒女,無奈復國無望的傑森王子,卻又攀搭權貴另娶新歡,並要米蒂亞帶著一雙兒女離去,在米蒂亞求情傑森留下一雙兒女時,恐怖的復仇計畫才要正式展開……

    這個劇本實在是血腥也恐怖萬分,在大熊讀過的劇本之中僅有莎樂美(Salomé)可堪比擬,即時已經讀過數次,如今進戲院看完當代傳奇劇場改編《米蒂亞》的《樓蘭女》還是讓我抖的雙腳出戲院。

    看完戲後的大熊,翻出求學時的亞里斯多德的《詩學》,書中將悲劇做了詳盡的分析,三一律、悲劇角色性格等等,套入昨天《樓蘭女》戲中,恐怖的畫面與情節又一一浮現腦海。亞氏在《詩學》中提到一個好人不應該讓他從幸福到不幸,一個惡人不應該讓他從不幸到幸福,但一個極惡之人應見其自身從幸福陷於不幸。《樓蘭女》中的主角樓蘭公主米蒂亞,是好人是壞人仍有極大的討論空間,但頡生的「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行徑,讓他親眼目睹郡主千金被毒火焚燒,米蒂亞手刃親兒,當劇末米蒂亞手拿兩兒首級,站在洞窟之上,口念咒語施法消失在頡生眼前,從新婚天堂掉到喪妻喪兒的地獄。正呼應亞氏的分析,極惡之人應見其自身從幸福陷於不幸,負心者報應已見。劇本自希臘流傳至今已經千年,故事不隨時光流逝而有所失色,在希臘神話中,愛情是天神的遊戲之一,從另一個角度看來是否也是懲罰之一?    

    劇本的改編是林秀偉小姐,從女性的角度出發,劇本中的女主角米蒂亞的心境轉折上,或許比起千年前的尤里匹底斯(Euripides)從男性的角度去看,更感覺得出來劇中遇到愛情背叛、親情難捨、流亡他鄉、孤苦終老等等的感觸,再加上林秀偉小姐在舞蹈與肢體的編排上,強調自然、巫術、遠古概念,與來自蠻幫的米蒂亞味道上相當契合。另外由於希臘悲劇開始演出時,僅有一位的演員與歌隊相互配合演出,因此台詞中有許多大量的韻白,描述主角內心世界以及環境與狀況,大量的文字卻透過改良式京劇的念唱,巧妙的保留文字的優美。飾演米蒂亞的魏海敏獨撐全場,清脆的嗓音與念白,無人可出其右。

    服裝的設計搭配神秘的邊疆風情,華麗的設計與強烈的用色,突顯出每位角色的內心世界,以米蒂亞全場三套服裝來說,剛出場的米蒂亞得知頡生另結新歡,怨天怨地喪失理智由愛生恨,服飾上大幅度的拖尾,在袖子下垂處加裝上長棍,米蒂亞一舉手投足之間,看起來活像是張開翅膀拖著尾巴的魔鬼,隨後頡生登場,米蒂亞心中仍存有挽回之意,穿起了昔日樓蘭公主的服飾,隨著不幸的消息以及復仇之火的燃燒,將樓蘭盛裝塗上有毒汁液送給郡主千金,隨後換上裙擺綴有紫色亮片與半件袍子剪裁式的服飾,頭飾上則是換成大量珠飾半遮臉的造型。米蒂亞的服飾上設計,可看見華服之下包藏禍心,頡生王子亦然,雖然全場並未更換服飾,但是在結局時,已完全落敗的頡生,對照其一身華服成了最佳的諷刺。

    全劇並非無可改良處,至少大熊認為在電腦動畫與燈光上,還有可改進的空間。米蒂亞吟唱《羅布泊女神》時的水波燈光相當優美,卻在郡主千金遭毒火焚燒時,整個舞台感覺像是電影跳接一般,交代的不清不楚,一水一火的表現卻差異如此之大,若說希臘悲劇禁止在舞台上呈現殺戮血腥畫面,那要避開這個忌諱,寧可回歸到原始燈光使用,舞台布景的洞窟造型凹凹凸凸,間接讓電腦動畫的投影畫面也凹凹凸凸。最後頡生呼請諸天神佛降臨的畫面,也面臨相同問題,而且佛像落下速度過快,有點不太能分辨清楚。最後米蒂亞手刃兩兒,整個舞台紅光打的看不出層次,血染大地的感覺感受不出來。最後全劇的音樂為整齣戲劇起了畫龍點睛之效,在許博允先生的邊疆風情音樂襯托之下,更顯大漠的荒蕪及無情,心念一轉卻又是迫使人們必須強壯自己,面對這充滿毀滅與生機並存的大地。而捏著假嗓拔個尖的呼喊,聲聲喚不回郎君。京劇演員的厚底功力,詮釋這千年劇本恰到好處,無論是米蒂亞、頡生、歌隊都恰如其份。

    每觀完戲必自省吾身,回觀劇情,回歸文本,回到人性,探求自身的成長是否與劇中有所相契,有則改之無則戒之。夫人觀後,愛其戲中女子自主與自擇,但對其行為則無法苟同,隨後冷眼相望枕邊人,盼夫君自重莫蹈前人覆轍,大熊發現戲看的越多夫人成長越快,上帝果真造人有學問,先造男人後發現產品有缺陷,隨後開發改良版的女人,除了用來改善先前產品的缺陷之外,也可以單獨執行任何程式,不需再外掛第一代產品。

    女人~狠角色!男人~請小心!

 

 ← 節目單的設計是用一個手提袋的設計,旁邊有裁剪的虛線,剪了後變成一個A4大小的資料夾,設計的頗為巧妙。

大熊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已過半該是要推薦下個月新戲的時候了,在大學時代唸到西洋戲劇史中,希臘悲劇的研讀是不可避免的,尤里庇得斯與埃斯庫羅斯和索福克勒斯並稱為希臘三大悲劇大師,遠在兩千五百年前的三位作家,利用文字與歌隊,從一人到數人的演出,把人心灰暗的一面,毫不留情的撰寫呈現。誠如亞里斯多德在其著作《詩學》中所談到的悲劇,「悲劇激起我們的憐憫與恐懼之情,才能使我們的情感得以淨化。」

    十二月推薦當代傳奇劇場的《樓蘭女》,改編尤里庇得斯的悲劇作品《米蒂亞》,這個故事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卻引起現在社會許多女性主義的討論。前些日子某女歌星車內燒炭自殺,夫人不解為何正值青春年華結束性命?其實根據研究百分之八十女性自殺是因為感情失落,百分之八十男性自殺是因為前(錢)途不明。由此可見,男女觀念不相同,女人比男人更經得起物質環境不佳的考驗,可是卻經不起在精神層面的試煉。

    所以~請不要讓女人生氣!

 

    十二月推薦戲碼  當代傳奇劇場《樓蘭女》相關資訊 點我

大熊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猶記得高中時代的國文老師曾說過,他大學時代看紅樓夢時,是「每每翻頁總覺不忍。」隨著年紀不同與心境轉換,現在看紅樓夢,竟只覺得「乾淨」二字。而當大熊步入國家戲劇院,三年後二度欣賞國光劇團的「閻羅夢—天地一秀才」,隨著在社會的歷練與人情的迭起,在深夜返回台中路途中,更不斷的省思此劇帶給自己在面對是非善惡要秉持公道,還是要隨波逐流笑看人間的態度。

    故事從一位窮酸書生說起,滿腹經綸卻在買官鬻爵風氣下,無法順利步入仕途,又因求官得罪官爺慘遭鞭打,一氣之下寫狀怒告天帝,若為閻羅天子必能天下無冤。誰知狀紙上達天聽,天帝允諾書生可執「半日閻羅」,書生成了新閻君,欲要審陰間冤案彰顯天公地道,首審陰山後無頭將軍冤案,將軍前世為項羽,烏江畔邊遭劉邦手下六將趁危殺害,心有不甘欲要報仇。而對於未能識英雄而賦予重任的韓信,項羽心有虧欠。面對自刎結生的虞姬,項羽希望來世能夠保護,不再讓虞姬受刀兵之苦。面對自己胸中無半點墨,有勇無謀的項羽,希望能文武兼備。就這樣一件冤案,新閻君下判:項羽來世為關羽,熟讀春秋忠義全。虞姬來世為皇嫂,乃因愛妾不能保,千里單騎護皇嫂,一圓霸王心中憾,六將來世把關隘,過五關來斬六將,俱死偃月鋼刀下,韓信來世為曹瞞,華容道上捉放曹,乃因前生未能識,來世還卻前世情。

    正當新閻君得意自己的判詞時,老閻君卻用幽默與詼諧的語調,帶著新閻君返回陽世間,看書生的妻子,對著死去丈夫的態度,老閻君化身遊方道士欲要施返陽之術,將書生起死回生,卻遭到書生妻子的阻擋,稱書生在世不如意不如做鬼快活些,希望他先生就此長眠。諷刺的書生生死不在老閻君手上,而是在與他結褵三十載的枕邊人上。而看似完美的冤案判詞卻在不到一個時辰內,冤魂輾轉回獄,關羽不滿「忠義兩全難施展」,劉備妻嘆「男兒書中空妝點」,曹瞞苦嘆「為戲為某敷白面」,新閻君再判三世,關羽托生李後主,劉備妻成小周后,曹瞞化為趙匡胤,卻是剪不斷理還亂。

    因果糾纏三世輪迴後,一干冤魂不做英雄豪傑,願為布衣書生清貧過日。六個時辰已到,老閻君歸位。書生被轟回人間,返陽夢醒後的書生,仍未了悟清醒,繼續追逐仕途,繼續指天罵地大嘆天地不公。

    劇本中的巧妙的三世輪迴編排已經讓人嘆為觀止,外加書生本身的生命歷程及世態炎涼之下,一內一外串起了絕妙劇本。傳統京劇的演出模式,基本上已經是表演藝術中一派純熟的表演體系,劇中新編的唱腔與演出方式,仍在傳統京劇範疇之中,擺脫過往戲曲中常見的教忠教孝,不採用聖賢觀點與國家觀點看人生,而改用人生觀點來看整個社會乃至傳統道德。頗符合現代人的觀點,傳統戲曲舊裝包新酒仍有相當的競爭力,無怪此戲已成為國光定幕劇。

    觀「閻羅夢」當日,大熊先前參加一場研討會,講者文章頭頭是道,會中發表卻不知所云,返家途中夫人問起研討會狀況,大熊開始抱怨講者不用心,主辦單位沒經驗等等,隨即發表想法並拿出過去經驗與例子驗證。沒想到夫人竟一語驚醒夢中人,說道你和那窮酸書生有何二異?原來人於當下容易迷失,卻總能於事外冷眼旁觀,無奈人通常迷失於其中,無法跳脫本位主觀。

    我很喜歡劇中那個戲份不多的書生妻子,人世間最了解書生者莫過於他,用著一種直率辛辣的幽默,直指男人世界中那些無端的爭執與虛榮,就如他戲中所言,「人生不就兩個槓子頭一碗小米粥,你一個來我半口。」書生亡故他萬般不捨,卻又不捨他返陽繼續受到折磨,寧可自己獨守孤寂,展現了十足的女性自主,要書生死的比活著好。我很欣賞老閻君的處事幽默,以及對於人生的態度,不忮不求之中對於人生有堅持著自己的態度及觀念。

    今夜賞戲感觸良多,三年前後觀戲,自省吾身竟與書生別無二致,枕邊人亦冷眼旁觀,深夜急馳返家驚覺笑口尚未合閉卻冷汗直流,千古風流人物,馳騁方寸之間,卻不知,縱觀歷史愛恨笑痴,皆是自我縮影的投射,愛的是自己,笑的是自己,恨的更是自己。

    好一場夢,讓人認清是非公道只在人心,不在天地。
    「閻羅夢—天地一秀才」精彩片段按我連結。

大熊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劇場看暌違三年再創作的李國修作品屏風表演班的「六義幫」,全劇近兩小時半的演出,讓我看的實在很不滿意,也許進劇院之前對這齣新戲所抱的期望過高,所以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為何我如此說,請聽我慢慢道來。

    六義幫劇情用三段故事串連,上海黑社會老大杜月笙在青幫的崛起,日據時代廖添丁的劫富濟貧,以及六零年代西門町的青少年的集結聚幫,藉由主角小鄧在誤殺友人二十年後的回憶,將三段看似不相關的故事,在舞台上利用不暗燈不落幕的電影手法呈現,對於在技術上的這一點挑戰與突破,我認為相當勇敢也值得嘉許,可惜在劇本上過於零散的片段以及三段時空密集頻繁交錯,在舞台上的技術人員真的是忙翻天,也在看戲的同時情緒上容易中斷。

    最後火拼的燈光意象也不容易懂,瞬間亮起的白光與停止動作的演員,在舞台上所做出的靜止畫面,這種利用電影上常見的停格畫面,導演要訴說什麼或是要暗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三次的靜止畫面,以及開場前舞台上青幫入門儀式,中場休息幫派火拼的場面,我看不出要交代的事或是另有含意。當場域地點及時光變化的同時,多媒體的投影大幕做了有效作用與效果,唯一讓人覺得突兀的是廖添丁變裝遭到識破後,飛簷走壁逃離日警追捕時,出現那個比例與造型好笑的電腦動畫廖添丁,讓廖添丁眼見兄弟黑狗、添壽被日警拘捕,心愛的歌伎阿乖又犧牲性命助他逃亡下,那種兄弟情與愛情的堆疊,在電腦動畫廖添丁出現後,全部消失不見。

    而方文山扮演的廖添丁真的是看不出來特色,念詞與動作基本上都很糟糕,方文山扮演三個角色:廖添丁、畫電影看板的學徒阿文、青幫壓貨領頭,三個角色三個時代,個性都不一樣,卻被方文山演成三個一個樣算你厲害。之前大熊文章提及邀請電視影星演出舞台劇,刺激票房增加話題性等議題,在「六義幫」中的王仁甫、夏于喬表現不錯,有演技有外型,只是跟其他舞台劇的演員對戲,可以看出來在演出的呈現上還是有落差。演員部分的邀請了六位小朋友擔任劇中重要的角色演出,我無法想像在舞台畫面上呈現么妹牽著饅頭,展現那段純純的愛時,么妹整整高饅頭快要一個頭,像是一個姊姊牽著弟弟。我感覺不到純純的愛,而是年紀差很多的姊弟戀,既使導演在節目單上寫著是小鄧二十年後的回憶,所以記憶停格在二十年前饅頭的模樣,但是「柯南配小蘭」的畫面在舞台上只有怪異。另外諾大的舞台,所有的兒童演員進出幾乎都用跑的,說話的口條一聽,大熊就猜到是台北曲藝團的兒童咖出來的(因為其中一位演員朱德剛是台北曲藝團成員),接下來的畫面你大概可以想像,這群小演員們的演出實在是很像朗讀一樣。

    最後說說整齣劇,登場人物的眾多以及上半場的節奏過慢,讓人陷入一種八點檔的錯覺,上海段故事中,杜月笙與九妹的故事用一段話帶過,看不到杜月笙在滷蛋師兄與九妹之間的掙扎,藉以突顯出他冷血無情的一面。杜月笙與師娘之間的曖昧,也不見有後來的交代。日據時代段故事中,廖添丁的演技讓這一段整個報銷,外加蹩腳的武打武術設計,白白浪費了這個好故事。最後西門町段的故事,小鄧二十年後的舊地重遊與故人相逢,安排的牽強,結束的潦草。

    屏風表演班2008年的兩齣新戲,似乎都無法再超越過去的顛峰,前台正在推2009年的公演戲碼「北極光」,又是舊戲碼重演。我想我就用「六義幫」裡的經典台詞來說,『我們還能失去什麼?』如果要用簡單的評語先說明這齣戲,就這麼說好了。「京劇啟示錄」記載了李國修的父親,「女兒紅」書寫了李國修的母親,用人的一生來創作一齣戲,相較「六義幫」之下的所謂的英雄氣概,僅是在大時代環境下的兒戲。

IMAGE_124IMAGE_125 ← 前台放置提供攝影的大看板以及憑票贈送的六義幫徽章。

 

大熊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欣賞了「無獨有偶劇團」的《快樂王子》演出,先暫時不說戲裡面的點點滴滴,請讓大熊我對於鄭嘉音與曾麗真兩位,在偶戲創作與推廣上的努力,先致上最高的敬意。

 

P1220025

↑ 鄭嘉音 小姐與曾麗真 小姐為我們示範模仿立體書的概念設計的卡匣式戲偶。

 

    簡單的兩位演員串起王爾德《快樂王子》的整齣偶戲,誠如鄭嘉音與曾麗貞兩位說過的話,戲偶是最廉價的演員也是最聽話的演員,操偶又扮演劇中角色的兩位演員,透過歌唱與簡單的動作,帶動整個劇情的高低起伏,很難想像在九年前所創作的劇本,如今演出還是具有相當震撼力,可見的小劇團在創團初期,確實演出既有的劇本與劇目,較易受到觀眾的青睞與喜歡。

    表演藝術的欣賞是相當主觀,大熊我必須說在前面,《快樂王子》的其中幾個橋段處裡的可以更好,例如:當快樂王子眼見整個城鎮中的人孤苦無依、生活困頓之際,要小燕子將身上僅有的金葉子分給大家時,眼見扮演小燕子的演員手持燕偶,進入觀眾席區將金葉子送給欣賞戲劇的小朋友,並送上祝福的話語。在兒童劇中突破傳統第四面牆與觀眾互動,進一步讓整齣戲邁入高潮本無可厚非,但是眼尖的人就會發現,金葉子是王子最後的寶藏,接下來體力耗盡的燕子就棲息在王子腳邊死去。隨後操偶的演員將燕偶由手中脫離,再以兩手捧握燕偶並親吻他後,由另一位演員送上蘆葦花鋪成的床,將失去生命的燕偶放於其上象徵他的生命逝去。

    情感上的變化太快,情緒落差轉折過大,節奏上前後不太一致。前一秒鐘小燕子還在與大家互動,下一秒就要送葬了!眼尖耳聰的大熊聽到現場小朋友說,啊!怎麼死掉了?也許在這個橋段上可以多一點的鋪陳,或是在小燕子送金葉子時,飛行速度變慢暗示他生命將盡或是不要突破第四面牆。

    無獨有偶最令人經驗的就是戲偶的製作,製作精巧可以說已經達到藝術品的境界,戲結束後有幸可以參觀後台以及操偶大解密,看見戲偶的服飾與操作,真的是花費了許多的心思與技巧,外加不同的種類的戲偶相互使用,主角用手偶、配角用懸絲傀儡、過場用皮影偶、一口氣看了許多有意思的設計。

 

P1220040

↑ 劇中人物安妮與音樂家的幕後示範,瞧~戲都演完了,小朋友還眼巴巴望著戲偶!(演完戲最大的成就就是觀眾捨不得離去。)

 

    博物館裡的教育活動如果能導入戲劇模式,其實是有很大的影響力,可是目前面臨到最大的挑戰,就是在劇本上面無法得到研究員的認同,若要符合現實狀況就往往缺乏故事性在裡面,而一個缺乏故事性的戲劇,就像是一支監視錄影帶,會欣賞的人還是有(被搶劫或是出車禍的人會調出來看),但是無法讓一般觀眾提起興趣進一步去瞭解,如果博物館劇本可以建構在初級的科普知識上下,避免艱深的科學知識或是專有名詞,並且在創作的過程之中,強調在觀眾既有知識上做重複學習以及加深印象,而非新知識的傳達及新研究的發現,如此是否博物館的戲劇活動就可以回歸到研究與教育雙贏的局面?我不知道~等待有機會我來實驗看看吧!

    怎麼寫《快樂王子》觀後感,寫著寫著又寫回博物館了!?三句話不離老本行,慘~~~

 

P1220058

↑夫人與兩位演員合照以及背後靈的快樂王子。 感謝「無獨有偶」讓我們看戲又讓我們學到新知識!

 

 

 

大熊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