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浩瀚的宇宙無盡的穹蒼,人類對於天的想像已經有著一段很長的時間,無論古今中外,一直以來有許多的人不停探究著天的祕密,四百年前義大利人伽利略拿起了望遠鏡窺天開始的那一刻,天文學從此開啟了另一篇的新頁。

    四百年後的今天,全球掀起一股天文熱,除了之前的日全蝕天文奇景外,各地也陸續辦理了天文展覽,利用日前回台北省親的時間參觀了在中正紀念堂的「仰觀蒼穹四百年」特展與國家圖書館的「天機」特展,透過別人的展覽,回過頭再看看自己的「宇宙奇航」&「天文攝影」兩個天文展示。

↑ 三個展覽的簡介說明,越小的展覽寫的詳細,寫的越清楚,很奇怪的邏輯編排。

 

    「仰觀蒼穹四百年」特展運用了許多的多媒體來鋪陳,包括硬體的一般投影機、高效能投影機、觸控感應投影機,軟體部分有開發出多款的解說節目及互動遊戲,運用這麼多的科技設備來介紹太空,對於無法親眼親身蒞臨的一般觀眾,新科技的運用確實補足了對未知宇宙的好奇感,當然這多少是受到了科幻電影的影響。

↑ 透過鏡子的反射,投影機產生多層次,配合上長條紗布穿插其中,形成過道上的歷史回溯感,觀眾走在其中有穿越時光的錯覺。

 

↑ 多媒體節目之一:認識自己的星座。將星座的星點連一連,勾勒出自己的星座圖形。比起科博館「宇宙奇航」的占星舞台設計,不敢說誰好至少這個設計比較不會壞吧!

 

↑ 遠距觀測中心的展示,只是台灣與世界各地的天文台都有時差,不知道這個遠距觀測中心何時可以連線做現場演示?

 

     艱深的天文學如何化成人人能懂得科普展覽?從天文的發展歷史著手是個很好的開端,從多位中外天文學家的生平,從古至今的介紹串起天文學的發展,觀眾從認識人的角度切入進一步了解其想法,從啟蒙開始推展演至今天的天文太空世界,是個保險不失策的展示好手法,「仰觀蒼穹四百年」特展在這個部分就很高明,利用魔鏡概念(其實就是簡單的PPT簡報檔),將古今中外有著天文重要貢獻的學者一一串連,再透過一個歷史望遠鏡設計(其實也是一個簡單的PPT檔)將他們的貢獻串連,最後用現今使用偉大學者命名的望遠鏡(哈伯)、衛星(切利略)來進一步介紹到今日的科技新知。

↑  中西天文學者的相片逐一排列,而生平則是LCD播映,畫框式裝飾及藝廊展示的作法,突顯出這些學者的身份地位。

 

    展覽場的巧思還包括了將伽利略當初進行落體實驗最知名的比薩斜塔,複製在展覽場內,透過參觀者的親身體驗見證科學實驗的經過,現場還有數個必須由工作人員操作的機械,無法讓參觀者隨機「動手做」,是展覽場中稍稍可惜了點的地方。最後展區內的設計再把焦點拉回到現在天文學上的努力,包括了現代天文望遠鏡的使用說明、成就等,以及各地天文台所做的一些努力貢獻,這個為期一個半月的特展,還開設了DIY的動手座教室,透過簡單的教具製作來達到吸引學齡兒童學習的興趣。

↑  坦白說~我很喜歡這一區的設計概念,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參觀當天非假日,現場的工作人員自顧聊天與玩成一團,實在是有點煞風景。

 

    而另一個展覽是在國家圖書館的「天機」特展,主要展示內容是從善本書籍中取出,關於天文記錄與天文觀點的古籍在善本室做展出。受限於紙本與書籍的靜態展示,自然無法如同一般展示擁有互動與動畫模擬等效果,但是在入口處利用投影方式將書中內容放大播出,其實也是讓書籍展覽品更貼近於觀眾的一種展示手法,讓大熊比較感動的是國圖的展覽,在免費贈閱的導覽手冊裡,編排與說明都相當詳細,讓人望之生畏的文言書籍,在編者的巧思下,呈現出不同的展示風格。

↑  「天機」特展裡面無法拍照,展場外頭有展品的PPT循環播放檔,來一張應景的古代天文日蝕圖吧!

 

    這一大一小的兩個展覽正好互補不足,與在科博館的「宇宙奇航」&「天文攝影」兩個天文展示相較下,常設展的「宇宙奇航」自開幕以來,受到褒貶不一的評價,雖然收錄了最新的天文訊息,但是在展示的手法上卻缺乏一個故事主體性,像是「仰觀蒼穹四百年」明顯的是從切利略為主題,往前往後將展覽故事線拉展出去,「天機」則是以中國星象學發展歷史為展示主軸,而「宇宙奇航」名為「奇航」是以遨遊宇宙的旅行觀點出發?還是如同展覽場入口處的LOGO是要與外星人接軌?展覽場內的設計保有將來伴隨新天文事件發生,可以辦理展示的空間,但也不應該開幕正逢2009年國際天文年的這個時候,那個地方還是空空如也。也至少在開幕時間的蜜月期內,生個展覽在那裡吧!

    而「天文攝影」特展,則是網羅了許多天文攝影愛好者的作品,透過徵集評選後,推出了這個展示。詭異的是這些美麗的作品,就單存是美麗的作品,這些美麗的星雲、星團在面版解釋的內文中,並沒有說明在科學面的內容,即使有總是讓人感覺隔靴搔癢,星雲的命稱後面的英文與數字符碼,究竟代表的意義為何?可惜有了這些難得一見的天文攝影作品,卻在展示上應該可以做出更有趣方式。也許受限於預算,導致僅能在走道牆面上做出藝廊式的展出。

    浩瀚的星空是多少孩童發揮想像的園地,雖然名為自然科學博物館,但展示上一直以來缺乏「天、數、理、化」這一方面的展示,除了相關研究人員缺乏外,科學的範疇也的確過於廣泛,所以才有天文館的誕生,分擔了博物館在這一方面的不足,也許在中部缺乏大型天文館所的我們,責無旁貸的需要肩負起這一塊的教育工作,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看見仰望穹蒼追尋無盡的天文展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熊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