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在2007年時就欣賞過屏風表演班《京戲啟示錄》這齣戲,當時屏風是第三度搬演此劇,李國修老師一直希望屏風可以發展出定幕劇,用有自己專屬的劇場,每天做的是就是「開門 上台 演戲」的工作,「風屏劇團三部曲系列」向來廣受屏風戲迷的青睞,外加時常邀請一些明星加持演出製造話題,也就成為屏風表演班一再重演的經典戲碼,打從進戲劇系唸書到現在大熊一共看過屏風表演班「婚外信行為」、「北極之光」、「我妹妹」、「女兒紅」、「西出陽關」、「昨夜星辰」、「莎姆雷特」、「六義幫」、「京戲啟示錄」一共十齣戲,看過兩遍以上被大熊列為經典可再看的戲就屬「京戲啟示錄」、「女兒紅」兩齣,巧的這兩齣戲是李國修老師以他的父親與母親的一生為創做藍本,兩齣戲在第一次欣賞時都讓大熊熱淚盈眶,散戲後的心情仍久久無平復。
得知「京戲啟示錄」在2011年又要再次公演,大熊早早在開放網路購票當日就搶先買下「屏風廿五週年生日快樂場」正巧該場次演出地點在台中,心想該場次的演出一定有特別的活動,會是什麼樣的特別活動我並不在乎,我比較在乎的是當年給我的感動是不是可以延續下去。畢竟這齣戲講的是父親的故事,前一回欣賞仍是單身,這一回欣賞已經為人父,父親的形象該如何建立,當了父親看自己的父親又是什麼感覺?山不轉路轉,戲不變心變,我深深相信「經典」便在於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年紀,回頭再看文本不變,變的是自己隨著年紀與環境,在自我觀照後嘴角上會帶著的那一抹晒笑。